来源:百科开心文学网 时间:2021-04-05
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张大为
《文心雕龙・原道》是刘勰统合儒、道、释等哲学视野,以缜密的逻辑思维综合和总结前代文学本源观念的主旨宏大的论著,也可以说是他从“文”的角度,对于世界和人的生活进行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刘勰非凡的理论雄心和通达的理论见解。纪晓岚、黄侃等人都曾明确指出,“原道”之论,绝不同于后世“文以载道”的“载道”说,刘勰所思考的是文学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关系、文学的存在方式这样根本性的问题。
“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原道》)让人想到《庄子・齐物论》当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设问方式,或许就已揭示出刘勰即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核心,在于“文”、“人文”世界与自然的错综编织、参互映照。在此,“文”与自然之境是“并生”关系,并在这种“并生”关系当中,构成世界的总体性之“一”。这个“一”,不是观念、思维和概念层次上的“本源”或“本体”,而是包括文学和人的生活在内的作为“道体”的总体统一性,由此展开一种与西方传统迥然不同的“内部整合”的文学本源观念和存在论图谱:这种整合的“道体”、总体本身,就是文学的“本源”或者“本体”,而不是将被思维割裂、捆绑的文学现实乃至思想、理南京癫痫哪个医院最好念本身,当成“本源”和“本体”。
“三文”合一体现自然之道
道家的自然视野和自然标准,或许也因此成为刘勰论文的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客观的天地物理世界符合“自然”容易,但刘勰的难题在于,如何将人的因素和纯粹是人为性的文学,纳入自然之道的范畴,同时将“道”的丰富内容和高妙境界纳入人的生活、“人文”和文学内部?为此,刘勰首先对天、地、人“三才”这种纯粹外在观照的“客观”模式进行了重新组织,转换为“道”、“器(物)”、“人”这种已经具有“人的维度”的观念系统,并以此作为文学理论问题探讨的基本范畴:在“道体”的统一性层面上,包括的不仅仅是客观性、超越于人的经验之外的“自然(道)”,也包括“器(物)”和“人”。反过来说,也只有这种扩展、整合的视界,才是整全的“自然”,出自于这样的“自然”视野,才是圆融的“自然之道”。人的生活,因此与自然是一种内在的相互依寓、共生、参证的关系。在此前提下,“文”的存在和文学总的原则,是出自于“自然”的:“道之文”、“器(物)之文”、“人(言)之文”,都是“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这从根本上奠定了“文”作为“道体”本身的自然呈现而非外在的装饰,同样也并非“道”的承载容器的基本属性。“文”因此并非咸宁好的癫痫医院观念载体(“言志”),也不仅仅是孤独个体的单纯抒情(“缘情”),而是在三个层面上的“自然之道”的“自然而然”的呈现,并以此合同、共契于“道体”的总体性。
第一层面,从“道之文”的层面上,“三才”之一的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因此,有人则有“文”:“道之文”是自然之道作为天地日月、山川地理之“文”的现象性存在,通过人的活动和人的心灵而得到辉映、写照。同时,在这样的关系当中,自然也被人的存在、人的生活不断激活和延展,因而是自然与人的生存领域统合的生动整体。这样,“文”就不是“本体”或者“本源”的现象化反映、再现,也不是“主体”面前的审美“客体”。“惟人参之”,“三”故能“参”,“参”即是“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自然、文、人构成相互澄明的共在、并生关系,而非相互遮蔽的“主”“客”附丽和从属关系。由此,展开一个阔大而又自然的人文世界、一个“文”的存在和生成空间――尽管此种意义上的“道之文”,总体上还是一种并非由人自觉地提挈和掌握的客观化的存在。
第二层面,在“器之文”的层面上,人同时又是“器”和“物”层面上的存在。与一般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是“有心之器”,“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器之文西宁治癫痫的专业医院”由此诞生。这同样是出自于“自然之道”的一个层次:“道之文”、“天地之心”是自上而下讲,“器之文”、“有心之器”是自下而上讲。“心”的比喻,在此间得以延续和传递:从这个层面讲,作为“有心之器”的人的生命结构与存在方式,叠加在人作为所谓“天地之心”的存在格局之上,使得世界整体上也被器物化了。“器物化”并非贬义,它将道体之为道体的存在充实和具体化,而不是仅仅使其停留于一种空洞的和观念性的存在之上,同时,也将“文”的存在本身落实于“器”的层面。当然,相对于器物世界,“天地之心”在此彻底变成一种比喻性的说法。
第三层面,使得这个比喻不再是比喻的,是人作为“道心”的存在,或者说“道心”在人身上的呈现、显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所谓“道心”,不是简单地回归自然性,而是在自然的“内部”凭借自然的同时,对于自然法则的总结、提升、掌握和践行。“天地之心”统而论之,人作为“道心”的存在,使得作为“天地之心”的人,与作为“有心之器”的人二者得以统一:作为“天地之心”的人循道而行,则作为“有心之器”的人,其行必然中规中矩,其心必然澄澈、灵明,此“行”与此“心”既已统一,则“道心”是如“天地之心”比喻性地指代人本身,还是经由人自身的“器之心”觉悟、体现出来贵阳癫痫病三甲医院“神理”与自然法则,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再重要,因此最终使“天地之心”和人自身的“器心”叠合在一起。“道心”以一“心”合三“心”,三“心”合一,又是“道心”在更高层次上的展现。而“人之文”乃至人的生活世界本身,由此都成为自然与人交融、互动的结果。
通过人存在的三层“自然”性的层层展现,“三心”合一,“道心”呈现,而这最终导致的是“三文”合一:“道文”、“器(物)文”、“人(言)文”三者的统一。这使作为“道体”的自然视野得以圆融、统合:这时候,不仅仅“天文斯观”,文学的“内容”是“自然”之道的反映,而且这种“三心”统一、“三文”交叠,才是更为根本和宽广的“自然”领域,是升华、融汇为“道体”的自然,是“自然之道”的真正体现。文章由此无往不“自然”,无处不合道:在这样的“自然”视野之下,不仅“缘情”是自然,“言志”同样是自然(《明诗》);天籁之声是自然,讲求声律同样也是自然(《声律》);修饰允当即是自然,刻意雕琢、词不达意才是不自然(《丽辞》);遵循文学自身的规律来认识和理解文学即是自然,胶柱鼓瑟才非自然(《夸饰》)……此时,自然作为自然舒展而充实地全面绽放开来,万物有灵,诗意盎然,是真正诗性的存在场景和文学景观。
友情链接
武汉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治疗癫痫病的医院 癫痫的治疗 治疗癫痫病医院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癫痫病专科医院 武汉中际医院 武汉中际癫痫病医院正规吗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 郑州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医院 武汉治疗癫痫的医院 治疗癫痫的方法 北京癫痫病专科医院 武汉看癫痫病医院 有哪些治疗癫痫的好方法 得了癫痫能治好吗 得了癫痫能治好吗 小儿癫痫病能治愈吗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羊羔疯能治好吗 治疗癫痫的方法有哪些 癫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癫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癫痫病症状 癫痫病症状 癫痫症的症状都有哪些 怎么才能治好癫痫 怎么才能治好癫痫 癫痫到底能不能治好 癫痫到底能不能治好 儿童癫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癫痫症状 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 植物网 治疗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西安哪家癫痫病医院好 南昌癫痫病医院 西安中际脑病医院怎么样 癫痫病症状 成都癫痫病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医院 哈尔滨癫痫病医院 癫痫病能治好吗 湖北癫痫病专科医院 济南癫痫病专科医院 郑州专业的癫痫病医院 郑州哪家癫痫病医院比较好 郑州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郑州军海癫痫病医院怎么样 全国治疗癫痫病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癫痫病怎么治疗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湖北治疗癫痫病医院在哪 郑州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河南癫痫病专科医院 哈尔滨治疗癫痫病费用是多少 黑龙江癫痫病专科医院 陕西癫痫病专科医院 北京癫痫病专科医院